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 无障碍阅读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南京首个竹荪培植基地迎来采摘季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发布时间:2024-08-27 09:00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日到溧水无想山竹海游玩的游客发现,竹林里多了一群身着白裙、身姿优雅的“舞者”。这是一种名叫竹荪的林下菌,经过3个月的培植,眼下进入采摘季。这是南京首个竹荪培植基地。

身材纤瘦的竹荪头顶灰色“帽子”,身着网状白色伞裙,像是翩翩起舞的仙子,因此也被称为“雪裙仙子”。溧水区林场秋湖分场场长罗昌胜介绍,“雪裙仙子”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喜欢湿润气候,竹林可为其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今年上半年,林场经过市场考察、栽培论证等系列前期工作后,引进竹荪栽培项目,共培植了50亩。5月种下孢子后,1个多月后就长出菌蕾,并逐渐长成鸡蛋大小的菌蛋,美丽的“雪裙仙子”就来自这颗“蛋”。

当竹荪从乳白色的“圆蛋”里“破蛋而出”,一围洁白的“网状伞裙”便自上而下缓缓散开,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爆开后如不及时采摘,竹荪就会自行溶解。”罗昌胜介绍,竹荪一般在早上6时—9时开伞,为了保证竹荪的新鲜度,须在上午9点前将长出来的竹荪全部采摘。竹荪十分“娇贵”,采摘时手法要灵巧,先给竹荪“脱帽”除去菌盖,再把底下的菌托小心去掉,要避免“网状裙”脱落,最大限度保证竹荪的完整性。

竹荪的魅力不止于颜值,更在于味鲜。有着“菌中皇后”之称的竹荪,自古代以来就被列为“草八珍”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江南,人们常用竹荪煲汤,与新鲜排骨或鸡肉一起煮,既吸收了肉类的营养,又增添了竹荪的鲜美。

采摘后的竹荪可以鲜食,但为了保存时间更久,还可以通过加工成菌干,再打包入袋销售。罗昌胜介绍,目前基地每天大约可采收100斤新鲜竹荪,烘干后约10斤竹荪干货,最近南京新鲜竹荪每斤售价100元左右,干货每斤高达800元,“目前市场上自然培植的竹荪货源稀少,基地的竹荪根本不愁卖。”

据了解,溧水林场共有3000亩竹林,竹荪供不应求给了罗昌胜扩大培植规模的信心。“虽然今年遇到了高温干旱,竹荪亩均收益仍可达2万元,经济效益可观。”罗昌胜说,接下来将总结经验,扩大竹荪培植规模,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竹荪产业中来,从而做大做强溧水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