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9月6日在北京开幕,在当天下午的“从创新到影响力:通过南南及三方合作推动数字与数据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平行分会上,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农业代表进行了智慧农业应用优秀实践分享。
此次平行分会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办,旨在分享农业、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的数字解决方案与大数据应用优秀案例,探讨发展中国家复制与推广这些最佳实践的潜力,并利用联合国南南合作基金、“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等平台,激发相关合作伙伴与与会机构之间的未来合作机会。
会上,市农业农村局代表以《提升科技成果集成创新水平 打造南京智慧农业应用样板》为主题,从坚持规划引领,夯实智慧农业发展根基;聚焦重点场景,推动智慧应用落地见效;突出创新驱动,激发智慧农业发展活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会后,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和南京共同探讨中非合作开展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以及场景应用的可行性。参会专家就帮助南京搭建渠道、提供信息,助力南京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市农业农村局代表在进行智慧农业优秀实践分享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同时,南京地形“六山一水三分田”,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农业“先天优势”不足。因此,加快提升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应用成为南京端稳饭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南京充分发挥国家农高区、国家农创中心等“国字号”农业科创平台集聚优势,推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在南京首试首用,打造形成10多位院士领衔的农业领域集群式院士创新基地,累计建设市以上科研平台100余个,培育发展涉农高新技术企业超80家,为都市现代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创力量。统计显示,南京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
2022年以来,南京还以深化整市推进农业数字化试点建设为契机,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开展数字化设施装备提升改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农场(牧场、渔场)建设。截至目前,建成了智慧农业园区4个、渔业智慧园区1个,数字农场(牧场、渔场)11个。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2025年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24个,新增库容约7000立方米,新建冷库30个,购置冷藏车8辆。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在国际论坛推广南京智慧农业应用典型案例,为南南合作、中非合作探索了智慧农业实践路径,助力南京智慧农业数智化企业走出国门。下一步,南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支持数字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深化数据赋能,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推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南京经验”,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农业强国贡献力量。